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浙江省国资委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564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1-12-20 17:58 信息来源:省国资委 浏览次数:

黄伟青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出的第564号提案《关于推动国企医院转型发展的建议》收悉。我委高度重视,会同省卫生健康委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国企医院近年来发展概况

20166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决策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发展健康万亿产业工作部署,我委牵头组建了全国首家省属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平台——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以下简称浙医健)。浙医健成立初期共整合衢化医院、杭钢医院、长广职工医院三家国企医院及相关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公司。近五年来,浙医健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健康浙江战略决策,坚持医疗事业与健康产业双轮驱动,在医疗规模扩容、医疗能力提升、健康产业拓展、发展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较好发挥了省属健康产业平台的作用。

(一)医疗规模持续扩容。近年来,浙医健国企医院克服环境老旧设施设备老化困难,累计投资近4亿元开展医院基建改造及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配置。比如,衢化医院职业病防治大楼顺利投用,2号楼正在进行改扩建提升,3.0T磁共振设备顺利落地,新增了准分子治疗仪、全飞秒治疗仪等高新设备。医疗板块整体实力稳步提升,预计2021年医疗板块将实现营收10.5亿元,较组建之年增长35.3%,全年门诊人次超100万人次,出院人次6万人次,手术台次1.2万台次。

(二)医疗能力不断提升。三家国企医院已转型为专科特色鲜明、业务能力较为全面的综合性国企医院,职业损伤、烧伤、中毒等传统优势专科继续保持全省领先优势,并培育出骨科、肿瘤科、神经内科、微创诊疗等一批技术较先进的新兴学科,特别是衢化医院危重症救治在区域医疗救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科研成果稳步增强、合作办医取得积极成效、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医疗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三)健康产业快速拓展。依托综合医疗基础,在康复养老、医药供应链、健康产品等多业务板块进行战略布局。大力培育医康养融合产业,探索“居家分布式社区嵌入式机构集中式三位一体康养新模式,搭建药品及器械集中采购平台,开展耗材精细化和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积极开展与省旅游投资集团相关资源协同,形成了较好发展态势。

(四)发展平台稳步增强。浙医健积极拓展与杭州医学院合作,所属三家医院挂牌医学院附属医院,并争取到10个员额指标。大力推进合作办医,衢州医院加入8个专科联盟、牵头呼吸专科医联体;杭州医院与国科大浙江省肿瘤医院共办协作院区,加入8个省市级医院专病联盟等。此外,进一步巩固增强药品及医疗器械集采平台、数字管控平台、科研创新和学科建设平台,保障医疗板块高质量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针对您提案中的问题和建议,下一步我将重点围绕以下四方面开展工作。

(一)贯彻好国家政策要求,努力提升办医能力一是紧盯政策导向。国务院国资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国资发改革〔2017134号)提出,支持以健康产业为主业的国有企业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通过资产转让、无偿划转、托管等方式,对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专业化运营和集中管理。今年出台《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2120号)再次明确优化支持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发展,202110月底前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对于以上国家最新政策要求,我委将认真贯彻落实。二是强化规划落地实施。“十四五”期间,按照全省国资规划和省属国资规划,我委将依托浙医健平台,以医疗能力提升为核心,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以数字化改革为驱动,推动国企医院高质量发展。其中,衢化医院目标打造为浙西地区高教研水平、高医疗水平、高服务水平的区域医疗高地。同时,加快建设以康养为核心的健康产业体系,以省级康联体项目为核心,重点布局康养联合体和大型康旅融合综合体,扩展康复、养老、骨科专科器械的上下游产业链,逐步实现医疗事业支撑健康产业、健康产业反哺医疗事业的良性循环。三是全面提升办医能力。落实“浙江国企人才新政二十条”,积极探索国企医院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力争在绩效考核评价、中长期激励、人才经费使用、内部分配、科技创新、产教融合、同城待遇、教育培训经费等重点难点问题实现突破。加大国企医院科研创新、学科建设支持力度,协调增加各级重点学科、共建学科数量,鼓励医院全面拓展医疗新技术、新产品应用领域,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推动在研省科技重点研发项目成果应用,力争新增1项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

(二)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着力争取政策支持一是努力争取向国企医院开放医共体、家庭医生签约政策。浙医健三家医院通过专科联盟院社共建、院企合作等,已取得互联网医院资质,具备成为医共体牵头医院的医疗能力。下一步我委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动浙医健国企医院进入医共体体系,并取得家庭医生签约政策,扩大病源基础,巩固提升医院诊疗服务能力。二是加强对国企医院行业管理的协调指导。积极协调省卫委、省人厅、省医保将浙医健纳入行业管理范围,及时将行业政策传达至浙医健会同省卫委等行业主管单位加强对浙医健的专业化管理和指导,争取所属医院办理床位、设备等医疗资源扩容时,由省卫委直接审批。

(三)坚持公益办医导向,优化考核管理体系。充分考虑国企医院作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行业属性,对浙医健医疗、康养板块重点考核服务质量,而不是简单与利润考核挂钩建立适应国资布局的医疗健康产业考核管理机制完善重大医疗专项任务考核激励机制,出台相应人才政策,落实薪酬分配机制改革,探索与医疗行业相适应的工资总额管理机制,允许旅投集团和浙医健将更多资源投入医疗服务质量改善与人才培养,加快提升医院发展活力。

(四)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减轻医院历史负担针对国企医院历史负担问题,考虑到三家医院建院时间长,一直以来承担着巨化、杭钢、长广等国企离退休职工的医疗服务保障,长期慢性病、失能和临终关怀病人较多。在DRGs付费规则下,此类病人收一例亏损一例,医院不但没有盈利还要贴钱,在病人需求与医保支付之间举步维艰。下一步我委将协调医保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政策和多主体分担解决方案,切实减轻国企医院历史负担。

感谢您对我省国企医院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建议。

联系人规划发展处  高元杜鹏程电话:0571-81051211,邮编:310006

 

 

浙江省国资委

202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