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纪委书记陈松根带队深入省机电集团和省能源集团走访调研
发布日期:2013-05-28 15:55 信息来源:浙江省国资委 浏览次数:

  大走访活动第二小组根据任务安排,在委纪工委书记、党委委员陈松根带领下,对相关企业和重点项目进行深入走访调研。411日416日陈松根率法规处、企改处的负责人,相继赴省机电集团及下属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省能源集团走访调研,登门服务企业,听取企业意见。

  411日走访组一行来到省机电集团,首先听取了省机电集团董事长王敏关于集团公司改革发展情况、生产经营现状、新项目投资、发展前景预测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等情况的介绍和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列群关于公司发展战略、生产经营情况及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等情况介绍。而后,前往临安青山湖科技城实地察看了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临安机电产品研发、产业化基地”及浙江华昌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深入项目现场和车间一线详细了解重点项目建设、一线生产经营状况和职工队伍建设情况,听取基层单位对省国资委工作的希望和要求。

  陈松根充分肯定了省机电集团近年来在企业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果,他指出,省机电集团通过自身努力,生产经营和资产规模不断增长,办学规模稳步扩大,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技术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并在企业文化建设、党建和思想政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今年的工作总体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工作有新亮点,通过“三个”抓手,一季度实现了生产经营“开门红”。今后,企业要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和行业发展特点,谋划好下一步深化改革发展的任务和措施,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咬住目标不放松。按照省委干好“一三五”,实现翻一番和公司确定的目标,攻坚克难,确保今年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二是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充分利用公司的有利因素和条件,加快优势产业升级,围绕主业扩大生产,扩大有效投资,抓好计划投资,抓好投资项目的落实。三是深化改革不能变。要进一步明确改革发展方向,谋划好、设计好改革突破口,加快推进企业改革重组,推进公司上市培育,压缩企业管理层级,推进自身管理改革;四是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不能松。要加强风险管控建设,加强对标管理,确保生产经营充分安全;五是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不能变。要进一步完善“三重一大”制度建设,真正用制度来管理,民主管理,做好科学决策、集体决策。

  对于提出的永联化工收购丽水莲都民爆公司、江苏阳生民爆公司、机电设备公司转让香港房产、众联公司改制时的土地遗漏问题以及原机电院、招待所离退休人员补贴发放标准问题,陈松根表示,国资委有关处室将进行认真研究,积极做好服务,使国资委真正成为企业的娘家。

  416日在省能源集团,走访组一行首先听取了董事长、党委书记吴国潮在浙能集团总部简要介绍了浙能生产、经营、发展的基本情况。接着听取了浙能集团纪委书记张荣博代表集团领导班子,从深化企业改革、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企业上市三个方面的重点汇报,并听取了张荣博反应的几个希望省国资委帮助解决的问题。在认真听取汇报后,陈松根首先肯定了浙能集团近年来改革发展的成绩,认为在省属企业中,浙能集团发展较快,很多工作走在了省属企业的前列。去年集团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利润73.89亿元,全年完成投资272.02亿元,为省国资系统整体完成年度任务提供了保障,做出了贡献。浙能集团各项工作规范有序,班子齐心协力,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务实创新。今年开局也很好,一季度利润同比增长66.7%,实现了开门红。

  针对浙能集团的发展,陈松根提出了几点意见:一是坚持大能源战略,深化改革、转型升级,以做强、做优、做大为落足点,立足浙江发展浙能,跳出浙江发展浙能。要加大走出去的力度,抓好布局,在更大范围、更广市场去发展,不断向主业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努力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现代化能源企业。要加大有效投资力度。今年全省投资计划较去年大幅增加,全省国资系统投资计划800亿,力争完成1000亿。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出。要不断优化各业务板块配置,提高投资收益率,早投入、早开工、早见效益。要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力度,为未来发展储备项目。二是着力提升证券化水平,加快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步伐,走产融结合发展之路。要加快浙能电力和天达环保上市,不断提升主业板块规模质量,尽快实现整体上市。同时要重视人才培养,为上市做好人才支撑。三是加强集团管控,提高资源配置、管控服务之能; 要深化重大事项集中管理,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要强化企业整合并购投资项目风险评估,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防范经营风险;要强化基础管理,以高标准、严要求,推进“一主四副”板块化管理。积极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以国际先进企业为标杆,进行对标工作。对非电力板块,也要发展好、管理好,加强资源配置工作。

  最后,陈松根要求委有关部门对浙能集团反应的问题,回去后进行认真梳理,在委内部可以解决的问题,认真落实,帮助企业解决;委内部解决不了的,利用各种渠道向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反应,帮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