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已归档)
谈谈对领导干部严以修身的认识和体会
发布日期:2015-08-10 15:52 信息来源:委人事处 浏览次数:

谈谈对领导干部严以修身的认识和体会

潘晓波

根据这次委党委理论中心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第一专题学习研讨的要求,按照围绕“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这一主题,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三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领导干部为什么要“严以修身”

从中国的历史看,商纣王昏庸无道、荒淫无度,周朝顺势取而代之;盛世唐朝290年的历史,因宦官乱政、统治集团腐朽,终被朱温所灭;康乾盛世,也因官员贪污腐败,国力日衰,沦为西方列强口中肥肉。中国历朝历代的灭亡,直接原因是统治集团的昏庸腐败,究其根本,是因为统治阶级的“修身”不严,使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享乐主义、官僚主义横生,最终导致国家的灭亡。由古鉴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金钱至上”、“权利崇拜”、“官本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西方腐朽思想不断流入中国,受其影响,面对“权、钱、色”的诱惑,一些领导干部在缤纷的世界中舍了信仰,丢了自我,在物欲中随波,在贪念中逐流,最终倒在了追逐“权、钱、色”的路上,坠入了犯罪深渊,教训和警示极为深刻。这无不告诫我们: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价值多元的新情况,领导干部必须严以修身自律,牢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并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现在从政道德的内在自觉与外在实践中,不管所处环境如何,都要能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繁华。 

二、领导干部“严以修身”修什么

修身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就是修怎么做人,做怎样的人。

一是修身修人格。修人格,就是修为人的标准。人格是人的道德品质、气质修养、能力才干、作风素质等的综合反映,它既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标准,也是一个人思想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志。修人格就是要加强人格修养,塑造高尚人格,它的落脚点就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上。因此,领导干部应该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清楚地认识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始终保持崇高的精神追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始终严守道德阵地,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远做一名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好干部。

 二是修身修性格。修性格,就是修为人的态度。清心才能寡欲,淡泊才能明志。省纪委定期印发的《省管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学习参阅材料》曾经登载过一个《子罕辞玉》的故事,说的是“有位宋国人得到一块美玉,把它献给京城里做高官的子罕。子罕看了礼物,毫不心动,不肯收受。送礼人怕子罕不识货,便说此玉乃稀世之宝,才敢献给大人。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稀世之玉为宝,我们两个人对宝的理解不同。如果你把你的玉给了我,那么你就失去了宝;而我如果收下了你的玉,我同时也就失去了我的宝。这样,我们两人都丧失了珍爱的宝,还不如现在各自拥有自己的宝来得好。送礼人自觉羞愧告辞。”子罕的“以不贪为宝”就是他的为人态度,他的崇高人格。反观现今一些领导干部,就是因为心中的不知足,引发贪念,最终走上了一条损国、害民、伤己的不归路。因此,作为领导干部,都应该懂得知足,力戒贪欲。

三是修身修处事。修身以安人,做官为百姓。为官一任,就应造福一方。我们党所做的一切,归根结底就是为了百姓增添福祉。我们领导干部在这个位置上就应该“心中有民,做事为民”,就应该对得起人民的信任,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没有优秀的修养操守,没有崇高的思想品德,没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不可能有好的工作作风,就不可能真正地为人民想事,为百姓办事。因此,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应该严以修身,时刻约束自身言行,勤政廉洁,以己正立信,以无私树威,以务实兴业,为人民执好政、用好权,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

四是修身贵在严。修身每个人都能做,都在做,但为什么有的人还依然抵挡不住糖衣炮弹的侵蚀?那是因为他们修身不严,只修大不修小,眼里容得下小沙子,认为“大事不犯错,小事没关系”,最终导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多少落马官员的悔恨录告诉我们,他们的贪污、腐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由小及大,逐步腐败的过程,多少人的倒下是从“一顿饭”、“几条烟”开始的,这种例子在当今社会比比皆是,甚至还发生在过去的“老领导”、“老同事”身上,可谓是触目惊心、发人深省。因此,在修身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承“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古训,时时刻刻都应严格要求自己,事事都对照国家法规、政策,防微杜渐,防止自己由“偷针”转变为“偷牛”。

三、领导干部“严以修身”怎么修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心存敬畏之心。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也才能在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保持内心的执著和清静,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其次,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完善人品操行,提高人生境界。要自觉加强自身修养,做到慎初慎独慎微。同时,要以模范人物的先进典型为镜,深学细照笃行;要以腐败分子的违纪违法案件为戒,警钟长鸣。

要做到上述要求,必须从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而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要求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要学习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按党章党规办事、按党性原则办事。

二是着力提升道德境界。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在提高道德境界上,必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带头做到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以此不断提高道德境界和高尚情操,在弘扬社会正气上作出表率。

三是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是毛泽东主席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向党员干部发出的号召。情趣低俗、玩乐奢靡成风极易销蚀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和进取心,使人变得精神空虚、意志消沉、思想颓废、行为猥琐、生活奢靡、道德败坏。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公私观、是非观、义利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生活情趣,进一步增强自身防御能力,自觉远离低级趣味,坚决抵制歪风邪气。(作者系浙江省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