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属企业,各市国资委、义乌市国资办,委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
为更好发挥国资国企功能作用,加快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经省国资委党委研究决定,在全省国资国企系统开展“践行国资国企新风尚 争创营商环境新生态”专项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大会精神,围绕加快“六个升级”、增强“六个力”,把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作为牵引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的有力抓手,践行“忠诚、担当、奋斗、创新、清正”浙江国资国企新风尚,立足主责主业,进一步承担好责任、发挥好功能、发展好企业、提升好队伍,为我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出国资国企更大贡献。
(二)活动主题。本次专项行动为国资国企系统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具体举措,行动主题是“践行国资国企新风尚 争创营商环境新生态”。
二、工作目标
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认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重要意义,充分激发国资国企改革活力,重点在战略安全、基础设施、要素保障、产业发展等方面,更加有效发挥国资国企功能作用和特色优势,提升为全省人民和各类市场主体服务的能力,助力全省打造更加优质、便利、高效的一流营商环境新生态。全省国资国企要积极行动,营造良好改革氛围,切实解决一批堵点痛点问题,努力打造一系列特色鲜明、成效突出、感知度高、群众满意的优质服务,确保“一号改革工程”在国资国企见实效。
三、主要任务
(一)凝心聚力统一思想认识。国资国企系统要深入认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重要意义,切实领会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是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牵引,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战略地位。营商环境不但是一个区域执政理念、治理水平、行政效能和整体形象的综合体现,也是国资国企战略布局、功能定位、开放程度、改革成效的具体反映。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展示了国有经济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国资国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推进“两个先行”的必然途径。国有企业要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主题教育的特色动作抓深抓实抓好。
(二)精心谋划开展专项行动。坚持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为目标导向,深化国资国企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国有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围绕战略安全、基础设施、要素保障、产业发展等领域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进一步拓展国有资本和各类社会资本合作空间,加大合作力度。国有企业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立足主责主业精心谋划开展专项行动,通过专项行动促进企业改革,把企业促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能力和实效,作为检验自身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工作成效的实践标准。
(三)提升交通运输物流环境。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高质量参与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增强宁波舟山港“硬核”力量,提升千万级机场集群服务水平,支持建设临港、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快全省高速公路、铁路路网建设,加大公、铁、空、水四位一体综合立体交通网投资建设力度,打造内联外畅的国际物流通道,有效促进“四港联动”,打造一流交通运输物流环境。
(四)着力优化要素保障环境。支持国有企业加大对现代能源领域的投入,推进新能源、储能、天然气管网等现代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促进化解企业反映强烈的用电、用气等成本偏高问题。支持国有企业参与数字基础设施、人才发展平台、科创投资平台和区域资本市场等重要要素配置载体建设,发挥优势为更多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检验检测、仪器共享、孵化支持等生产技术服务。
(五)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快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加快国有资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开展并购重组,打造产业链链主企业并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优化产业配套环境。推进省属企业贸易板块高质量发展,构建集成创新的大宗商品产业链,积极参与海外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和海外仓建设,强化国有资本在确保供应链安全上的作用,有关国有企业要切实做好粮食、医药及其他战略资源等保供工作。
(六)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混改。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优化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环境,通过多种形式更加广泛、及时地公开发布国企混改项目信息,深化推进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加快完善法人治理和推进经营机制转换,有效落实更加市场化的差异化管控,切实维护各类股东合法权益,更好发挥中小股东积极作用。支持各类社会资本通过有限合伙等形式与国企加强基金合作,以更加灵活方式参与国企混改。
(七)拓展国有民营合作领域。聚焦重要产业、重大技术、重点项目,加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深化业务协同、项目合作、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促进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主要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推动建设上下游共同体和合作伙伴机制;围绕重点培育产业和科研主攻方向超前部署,加强与各行业龙头民营企业合作,共同提升重大技术攻关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大力实施“抱团出海”,重点拓展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维护等业务,带动工程承包、海外安保、要素交易等技术服务走出去,加快钢铁、化工、机械设备等制造业国际化进程,引领、支持中小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
(八)营造优美文旅商务环境。发挥国有企业在商务会展、旅游出行、酒店餐饮、交流培训、职业教育、医疗康养等各类服务领域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突出服务能力和顾客价值提升,推进形成更多具有浙江文化、国企品质的文、商、旅融合品牌,为各类营商主体商务活动和休闲消费提供优美舒心、宾至如归的服务环境。
(九)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发挥地方国有企业在商业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担保、租赁、资产管理等金融、类金融领域布局及错位发展的作用,进一步规范产融结合,针对浙江经济特点,为我省实体经济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壮大提供更加有力、更加适配的资金和信用支持。支持各类金融、类金融机构下基层、进企业,帮助企业了解并用好适合的资本工具,为企业加快发展提供助力。
(十)优质完成重大任务保障。在各地开展重要公众活动、重要专项任务时,各有关国有企业要积极发挥作用,协同发力,确保共同做好保障工作。2023年要重点围绕有力保障圆满举办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确保将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打造成为我省建设“重要窗口”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标志性工程,切实发挥全省国资国企功能作用。
(十一)营造干事担当良好环境。全省国资国企要深刻领会“三个区分开来”要义,积极回应国资国企创新改革开放的实际需求,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奋力进取、积极破解国资国企深化改革服务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持续营造广大国资国企干部职工敢干、敢闯、敢首创的浓厚改革氛围。
三、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坚持“一把手”抓改革,省国资委建立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联系、相关处室分工落实的工作机制。各级国资国企要建立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领导机制,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分工。各省属企业于6月12日前,把责任部门、人员名单报省国资委改革办。
(二)制定计划。各省属企业要结合主题教育部署安排和企业实际,制定行动计划,明确台账任务和目标进度,于6月20日前报送省国资委改革办。
(三)统一启动。省国资委于6月底之前,统一组织专项行动动员发布,选择部分省属企业发布计划目标、取得成效。动员发布活动邀请新闻媒体参与报道。
(四)加强落实。省国资委改革办对照省属企业专项行动计划和台账任务,按季度跟踪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总结报告。各地各企业好的做法案例请及时总结上报。
(五)考核总结。省属企业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和取得成效纳入年度改革任务考核。成效明显的改革项目,可推荐为三个“一号工程”典型案例选题,以及向省委改革办推荐。
省国资委改革办联系人:周彬雷、严语安,电话:0571-87059513、87059540。
附件:1.省属企业专项行动联系表
2.省属企业专项行动台账表
浙江省国资委
2023年6月8日
附件1
××企业专项行动联系表(模板)
姓名 | 职务 | 联系方式 | |
牵头领导 | |||
分管领导 | |||
牵头部门负责人 | |||
联络员 |
附件2
××企业专项行动台账表(模板)
序号 | 重点领域 (可与通知中 主要任务 表述相一致) | 主要 任务 举措 | 主要目标 (目标设置要量化,做到可评估、可考核) | 目前 开展 情况 | 季度进展情况 | 标志性 成果 | |||
三季度 | 完成率 | 四季度 | 完成率 | ||||||
1 | 提升交通运输物流环境 | …… | …… | …… | …… | …… | …… | …… | …… |
2 | …… | ||||||||